一、產品名稱:鈦絲、鈦合金絲
1. 產品簡介
鈦絲分為純鈦絲和合金絲兩種,純鈦絲TA1,TA2主要使用范圍:(可做出口)做設備焊接用的焊接絲,做眼鏡等飾品用鈦絲,如鈦合金眼鏡框,做掛具用的結構絲,也可用作編織鈦網,以及鈦絲做成鈦粉用于3D打印機;鈦合金絲TC4(Gr5)主要使用范圍:焊接、螺絲螺母(蘋果手機就用2.42mm鈦螺母)、作為彈性絲可做成彈簧用于汽車摩托車減震裝置或其他彈簧設備,優點是質量輕、強度高。
2. 產品規格
直徑:0.08mm-8mm 之間都可以做,也可按客戶要求定做
3. 材質
TA1(Grade 1), TA2(Grade 2), TC4(Grade 5)
4. 性能標準
化學成分符合 GB/T 3621-2007,GB/T 2965-2007,GB/T 3625-2007 等標準。
5. 標準值
化學成分參考標準 |
牌號 | Al | V | N≤ | C≤ | H≤ | Fe≤ | O≤ | 其他元素(單一) | 其他元素(總和) |
TA1 | | | 0.03 | 0.08 | 0.015 | 0.20 | 0.18 | 0.1 | 0.40 |
TA2 | | | 0.03 | 0.08 | 0.015 | 0.30 | 0.25 | 0.1 | 0.40 |
TC4 | 5.5-6.75 | 3.5-4.5 | 0.05 | 0.08 | 0.015 | 0.30 | 0.20 | 0.1 | 0.40 |
機械性能參考標準 |
牌號 | 室溫下力學性能,不小于 |
抗拉強度 | 屈服強度 | 伸長率 | 斷面收縮率 |
TA1 | 240 MPa | 170MPa | 25% | 30% |
TA2 | 345MPa | 275 MPa | 20% | 30% |
TC4 | 895MPa | 825MPa | 10% | 20% |

二、產品名稱:鈦鍛件
1、牌號、規格、狀態
牌號:TA1、TA7、TA9、TA10、TA15、TA18、TA19、TC4,TC6、TC11、TC18、TB6
規格:φ50~1200mm×L 30~600mm
交貨狀態:退火態(M) 熱加工狀態(R) 冷加工狀態(Y)(退火,超生波探傷)。
加工工藝:熔煉-探傷--鍛造--退火—車光—探傷。
金相組織:晶相組織級別可提供A3—A4。
標準:GB/T16598-1996,GB/T13810-2007, GB/T2965-2007,ASTM B381,ASTM B348, ASTM F67,ISO5832-2ASTM F136, ISO5832-3, AMS4928, MIL4911。
應用領域 :鈦鍛件廣泛應用于醫療、航空、軍工、石油化工、冶金、電鍍、真空鍍膜、體育等領域。
注:經雙方協商可以供應其他規格或型式的產品。
2、尺寸允許偏差(mm)
餅直徑 | 偏差 | 截面高度 | 偏差 |
150~300 | +3-1 | 35~140 | +3-1 |
>300~500 | +3-1 | 35~150 | +3-1 |
>500~1200 | +3-1 | 40~110 | +4-2 |
---------- | ---------- | ---------- | ---------- |
3、室溫力學性能
牌號 | 截面積 cm2 | 室溫力學性能,不小于 |
抗拉強度 σb,MPa | 規定殘余伸長應力 Σr0.2MPa | 伸長率 δ5,% | 斷面收縮率ψ,% |
TA0 | ≤100 | 280 | 170 | 30 | 35 |
TA1 | 370 | 250 | 20 | 35 |
TA2 | 440 | 320 | 18 | 35 |
TA3 | 540 | 410 | 15 | 30 |
TA9 | 370 | 250 | 20 | 30 |
TA10 | 485 | 345 | 18 | 25 |
TC4 | 895 | 825 | 10 | 25 |
TC11 | 1030 | 900 | 10 | 30 |
注:
1、表中非標產品,需方需要測定室溫力學性能時,指標應經雙方協商并在合同中注明。
2、需方要求測定TC4鈦合金高溫力學性能時,其實驗溫度及性能指標應經雙方協商并在合同中注明。

三、產品名稱:鈦加工件、鈦合金加工件
1、規格、牌號
產品名稱 | 規格(mm) | 狀態 | 牌 號 | 執行標準 |
鈦加工件 | 外徑(100~800mm) 內徑(40~100mm)×高度 按圖紙/客戶要求加工 | 熱鍛、機械加工 | TA1、TA2、TA7、TA9、TA10、TC4、TC11 | GB/T16598、ASTM B381、 ASM 4928 |
交貨狀態:退火狀態(M) 熱加工態(R) 冷加工態(Y)(退火,超生波探傷)
包裝:紙箱或木箱包裝 表面處理:車光、倒角 表面質量:兩個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值應不大于3.2lμm(以滿足超聲檢驗要求為準),內、外側面的表面粗糙度Ra應不大于12.5μm(外圓周面需進行超聲探傷時Ra應不大于3.2μm),倒角半徑為5~15mm。
產品表面不應有裂紋、折疊、重皮等肉眼可見的缺陷。表面局部缺陷允許用修磨的方法清除,清理深度應不超過其尺寸公差,并應保證其最小允許尺寸。清理深度與寬度之比在兩端面應不大于1:6,在內、外側面應不大于1:10。外側面修磨應順軸向。
表面光潔度:清潔,無塵,更好的耐酸使用壽命。
測試:力學性能,化學成分測試,超聲檢測。

相關鏈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