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定義
高純鈦靶是以鈦金屬為主要成分,純度通常在 99.95%(3N5級)以上 的濺射靶材,用于物理氣相沉積(PVD)或化學氣相沉積(CVD)工藝,通過濺射或蒸發在基材表面形成功能性薄膜。其核心用途是為半導體、光學器件、裝飾鍍層等領域提供高性能鈦基薄膜。
2、性能特點
超高純度:雜質(Fe、O、C等)含量極低(≤500 ppm),確保薄膜性能穩定。
高密度:≥4.5 g/cm3,減少濺射顆粒飛濺,提升成膜均勻性。
優異耐腐蝕性:鈦的鈍化膜(TiO?)賦予其在酸、堿及高溫環境下的穩定性。
低電阻率:純鈦薄膜電阻率約為 420 nΩ·m,適合導電層應用。
高溫適應性:熔點達 1668°C,可在高溫濺射工藝中使用。
3、材質與制造工藝
材質:
純度等級: 3N5(99.95%)至5N(99.999%),常見牌號為 ASTM Grade 1 或定制高純鈦。
形態:鍛造靶材(致密)、粉末冶金靶材(復雜形狀)。
制造工藝:
原料提純:電子束熔煉(EBM)或真空電弧熔煉(VAR),去除揮發性雜質。
塑性加工:熱軋/冷軋→退火處理→精密切割。
表面處理:鏡面拋光(Ra≤0.4 μm)→超聲波清洗→真空封裝。
4、執行標準
標準類型 | 具體標準 |
國際標準 | ASTM B348(鈦及鈦合金棒材/板材)、SEMI F47(半導體靶材通用規范) |
國內標準 | GB/T 3620.1(鈦及鈦合金牌號)、GB/T 5193(雜質檢測方法) |
行業規范 | 顯示面板廠商定制標準(如京東方對氧含量≤300 ppm的要求) |
5、應用領域
半導體制造:銅互連阻擋層(Ti/TiN)、電極材料。
光學鍍膜:增透膜、高反射鏡(紫外-紅外波段)。
裝飾鍍層:手機中框、腕表的氮化鈦(TiN)金色涂層。
新能源:鋰離子電池集流體鍍層、燃料電池雙極板。
醫療器械:生物相容性鍍層(如骨科植入物表面處理)。
6、與其他靶材的異同對比
特性 | 高純鈦靶 | 鈦合金靶(如Ti6Al4V) | 純鋯靶 | 純鎳靶 |
成分 | ≥99.95% Ti | Ti + Al(6%)、V(4%)等 | ≥99.5% Zr | ≥99.9% Ni |
密度(g/cm3) | 4.51 | 4.43 | 6.52 | 8.90 |
熔點(°C) | 1668 | 1604-1660 | 1855 | 1455 |
薄膜特性 | 高耐蝕、低電阻 | 高硬度、耐磨 | 耐高溫氧化、中子吸收 | 高導電性、磁性 |
典型應用 | 半導體阻擋層、裝飾鍍層 | 航空部件耐磨涂層 | 核反應堆涂層、耐腐蝕薄膜 | 磁性存儲、電池電極 |
成本 | 高(提純工藝復雜) | 中等 | 極高(鋯資源稀缺) | 低 |
7、選購方法與注意事項
選購方法
純度驗證:
要求供應商提供 GDMS(輝光放電質譜) 或 ICP-MS 檢測報告,重點關注 Fe、O、C 含量。
例如:4N5級鈦靶要求 Fe ≤50 ppm,O ≤300 ppm。
微觀結構檢測:
通過 SEM(掃描電鏡) 觀察晶粒尺寸(目標 <50 μm)及氣孔率(≤0.1%)。
尺寸適配性:
匹配濺射設備腔體,如 直徑200-300 mm、厚度6-10 mm 的圓形靶材。
供應商評估:
優先選擇具備 EBM熔煉+熱等靜壓(HIP) 技術的廠商,確保靶材致密度。
注意事項
儲存條件:
真空鋁箔袋封裝,充氬氣保護,避免吸氧(儲存濕度 <30% RH)。
使用優化:
預濺射處理:功率 5-10 W/cm2,時間 15-30分鐘,去除表面氧化層。
濺射參數:氬氣壓力 0.3-0.5 Pa,基片溫度 ≤300°C(避免晶粒粗化)。
維護與回收:
定期翻轉靶材(使用率 ≥80% 時),剩余靶材可回收重熔(需檢測雜質累積)。
高純鈦靶以其超低雜質含量和優異成膜性能,成為高端制造領域的核心材料。與鈦合金靶相比,其純度更高但硬度較低;與純鋯靶相比,成本更低但耐高溫性稍遜;與純鎳靶相比,耐腐蝕性更優但導電性不足。選購時需嚴格把控純度與微觀結構,并結合應用場景優化濺射工藝,以最大化靶材利用率與薄膜性能。